


《明代的建筑工程》明清時期PPT課件
一.明長城
明朝建立以后,為了防御北方蒙古貴族南擾,先后18次修筑長城,形成了東起遼東(鴨綠江)、西至嘉峪關,總長萬余里的明長城。明代長城以城墻為主體,由關隘、城臺、烽火臺等組成,沿線設立衛(wèi)所,駐守軍隊,開展屯田,進行生產(chǎn),并修建了相連的道路,形成為一個完整的軍事防御體系。 明長城多用磚、石砌成,十分堅固。
在長城修建史上,明代修筑長城的規(guī)模最大,歷時最久,布局更合理,技術(shù)更先進,設施更為完善,工程質(zhì)量更為堅固。我們今天所看到的長城,主要是明代修筑的。
長城處于北方游牧地區(qū)與農(nóng)耕地區(qū)的連接線上,在它附近的多民族聚集的地區(qū),建立了許多農(nóng)牧貿(mào)易場所,使長城同時成為各民族交往的紐帶。
萬里長城常被視為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征,想一想,這其中的寓意是什么?
長城凝聚著古代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,是凝聚統(tǒng)一多民族國家的紐帶,它體現(xiàn)了中華民族勤奮智慧、堅韌剛強、充滿向心力和凝聚力的民族精神,被視為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征。
... ... ...
二.北京城
明朝的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礎上,經(jīng)過大規(guī)模的擴建和改造發(fā)展起來的。明朝第三個皇帝明成祖取得帝位以后,選定北京為都城,從1406年開始對北京城進行大規(guī)模的的營建,歷時15年,1420年基本建成,次年正式遷都北京。
明朝北京城有宮城、皇城、內(nèi)城和外城。宮城即紫禁城,占地面積72萬平方米,是北京城的核心;食窃趯m城的外面,周長9 000多米,設有6個門。內(nèi)城又在皇城的外面,周長約23千米,設有9個門。外城在內(nèi)城南面,設有7個城門。
... ... ...
作業(yè):
1、明長城修建的目的、起止點、特點、歷史地位分別是什么?
2、北京城的布局有何特點?他曾經(jīng)是那幾個朝代的都城?北京城的中心宮城,又稱什么?有何歷史地位?
關鍵詞:明清時期教學課件,明代的建筑工程教學課件,華師大版七年級下冊歷史PPT課件下載,七年級歷史幻燈片課件下載,明清時期PPT課件下載,明代的建筑工程PPT課件下載,.PPT格式;






